尹学洪,多媒体光盘,年鉴光盘,地方志光盘,志书光盘,光盘导航,志鉴光盘制作

DELL VOSTRO 220S 如何重装系统?

作者:江苏锐德 2010/8/21 21:14:24 人气:

  DELL VOSTRO 220S,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商用电脑,全面选用SATA接口规范,重新安装系统时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单位最近购置了一台DELL VOSTRO 220,由于随机自带的Linux系统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于是开始重新安装系统。

  以下是安装该款机型的快速步骤。

  一、系统设置

  电脑开机,出现DELL画面时,注意右上角,出现F2和F12的提示,按下F2是进入BIOS设置,按下F12是选择启动磁盘(包括硬盘,光驱,带系统的可移动磁盘)。

  按下F2进入BIOS设置,选择 Standard CMOS Features 选项,选择 SATA MODE 选项,将 ACHI 属性改为 ATA 模式。

  更改这个选项的目的,因为DELL全面采用SATA2.0规范,内部全部采用SATA接口,这也是为了后面格式化系统和安装系统。

  小知识:

  ATA模式是将SATA2.0硬盘映射成IDE模式,这样你用SATA硬盘装系统的时候就不需要装SATA硬盘驱动了。

  AHCI模式则与SATA模式相反,装系统时需要安装SATA驱动,而且貌似只有这个模式才能打开NCQ功能。

  RAID模式是要有两块硬盘才能实现的,具体情况可以参照一下网上组建RAID的文章,如果你只有一块硬盘就可以忽略它了。

  NCQ是一种新的硬盘技术,简单来说开启它之后从一个程序跳到另一个程序时速度会更快,要实现它首先就要在BIOS里选择AHCI模式,然后在装系统时安装相应的驱动(一般在主板驱动盘里有),安装好系统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了。

  改为ATA模式后就可以保存退出了。

  二、分区并格式化系统

  这里要注意的是,DELL有一个隐藏分区,约有40余兆,在分区表前端。可以使用PQ图形分区大师查看。这个分区是DELL启动系统时的硬件检测程序。我们既然要重装系统,那这个隐藏分区的作用就没有了,可以直接删除、格式化。如果日后需要,还可以使用DELL随机的光盘安装。

  1.使用GHOST光盘里面的小工具,瞬间将硬盘分为四个区。该工具不仅将硬盘瞬间分区,还进行了高格。

  2.使用XP安装盘,在安装时,会提示划分磁盘分区,按照安装提示步骤操作即可。注意:该步骤即可以直接分区格式化硬盘,也可以以完整安装方式直接安装XP。

  3.使用PQ图形分区大师,可以快速稳定分区并格式化。

  三、安装系统

  重点:无论使用何种安装方式,都必须使用DELL随机驱动光盘,安装驱动程序。

  1.用GHOST光盘,最好使用版本较新的GHOST光盘,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SATA硬盘。这里特别注意:GHOST光盘时,不能安装驱动,即使GHOST光盘带了驱动也不能安装,否则GHOST不能成功。有的GHOST光盘在菜单里提示,即带驱动和不带驱动两种GHOST方式。如果没有选择,则可在GHOST结束时,重启后会有自动安装驱动的选项,选择不安装。这个选择一般的GHOST光盘都有。只有进行如此操作,GHOST光盘才能成功。

  2.用XP系统安装盘,电脑启动时,按下F12键,选择从光盘启动,自动安装XP系统。按照步骤操作即可。

  3.XP系统安装完成后,安装DELL随机的驱动,该光盘里有 resource CD 这个程序,运行即可自动检测电脑驱动进行安装。

  进行以上步骤后,系统终于大功告成安装完毕。

  四、总结

  1、必须更改ACHI模式为ATA模式,否则不能安装系统。

  2、安装系统时,必须选用DELL随机的驱动光盘,不能选择自带的驱动,否则同样不能成功安装系统。

  SATA规范发展历程

  SATA是Intel公司在IDF2000大会上推出的,该技术可以让用户拥有高效能的硬盘,却不必牺牲资料的完整性。SATA最大的优势是传输速率高。SATA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采用连续串行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传输从而获得较高传输速率。2003年发布SATA1.0规格提供的传输率就已经达到了150MB/s,不但已经高出普通IDE硬盘所提供的100MB/s(ATA100)甚至超过了133MB/s(ATA133)的最高传输速率。

  SATA在数据可靠性方面也有了大幅度提高。SATA可同时对指令及数据封包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不仅可检测出所有单bit和双bit的错误,而且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这样还能够检测出99.998%可能出现的错误。相比之下,PATA只能对来回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而无法对指令进行校验,加之高频率下干扰甚大,因此数据传输稳定性很差。

  除了传输速度、传输数据更可靠外,节省空间是SATA最具吸引力之处,更有利于机箱内部的散热,线缆间的串扰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过SATA 1.0规范存在不少缺点,特别是缺乏对于服务器和网络存储应用所需的一些先进特性的支持。比如在多任务、多请求的典型服务器环境里面SATA1.0硬盘的确会有性能大幅度下降、可维护性不强、可连接性不好等等缺点。这时,SATA2.0的出现在这方面却得到了很好的补充。

  SATA2.0强在哪里

  1.3Gb/s传输速率

  在SATA2.0扩展规范中,3Gb/s被提到的频率最高。由于SATA使用8bit/10bit编码,所以3Gb/s等同于375MB/s的接口速率。不过,从性能角度看,3Gb/s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提升,即便是RAID应用的场合,性能提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硬盘内部传输速率还达不到与接口速率等同的程度,而且接口速率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在大多数应用中硬盘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寻道上,而不是传输上。接口速率的提高直接影响到的是从缓存进行读写的操作,所以理论上大缓存的产品会从3Gb/s上得到更大的好处。从现有情况来看,相信3Gb/s的普及速度会加快,不过市场仍会存在一个1.5Gb/s和3Gb/s的共存期。

  PATA CRC原理,PATA只对数据部分进行CRC校验

  2.支持NCQ技术

  NCQ的说明 在SATA2.0扩展规范所带来的一系列新功能中,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功能最令人关注。硬盘是机电设备,容易受内部机械部件惯性的影响,其中旋转等待时间和寻道等待时间就大大限制了硬盘对数据访问和检索的效率。

  具体来说,如果磁头停在目标磁道上方,却错过了起始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逻辑块寻址),就会产生旋转等待时间。最糟糕的情况是,硬盘将经过旋转一整圈的时间才能访问起始LBA,然后再继续从剩余的目标LBA中读取数据。如果以LBA相对于磁头角度位置随机分布,那么平均旋转等待时间是最大旋转等待时间的一半。而寻道等待时间是读/写磁头准确定位于存储目标LBA的磁道上方所占用的时间。例如,执行单一的读命令时,磁头只须访问一条磁道,但如果有多条待执行命令,硬盘就要访问所有目标LBA,从而须花费大量时间。

  如果对硬盘这个机械动作的执行过程实施智能化的内部管理,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即取出队列中的命令,然后重新排序,以便有效地获取和发送主机请求的数据,在硬盘执行某一命令的同时,队列中可以加入新的命令并排在等待执行的作业中。如果新的命令恰好是处理起来机械效率最高的,那么它就是队列中要处理的下一个命令。但有效的排序算法既考虑目标数据的线性位置,也考虑其角度位置,并且还要对线性位置和角度位置进行优化,以使总线的服务时间最小,这个过程也称作“基于寻道和旋转优化的命令重新排序”。

  台式PATA硬盘队列一直被严格地限制为深度不得超过32级。如果增加队列深度,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增加命令堆积风险。通常PATA硬盘接收命令时有两种选择:一是立即执行命令,二是延迟执行。对于后一种情况,硬盘必须通过设置注意标志和Service位来通知主机何时开始执行命令,然而硬盘不能主动与主机通信,这就需要主机定期自动轮回查询所有硬盘扇区,发现Service位后将发一条Service命令,才能从硬盘获得将执行哪一条待执行命令的信息。而且Service位不包含任何对即将执行命令的识别信息,所必需的命令识别信息则以标记值的形式与数据请求一同传输,并仅供主机用于设置DMA引擎和接收数据缓冲区。这样主机就不能预先掌握硬盘所设置的辅助位是哪条命令设置的,数据传输周期开始前也无法设置DMA引擎。这最终导致PATA硬盘效率低下。

  NCQ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方面,硬盘本身必须有能力针对实体数据的扇区分布,对命令缓冲区中的读写命令进行排序,同时硬盘内部队列中的命令可以随着必要的跟踪机制动态地重新调整或排序,其中跟踪机制用于掌握待执行和已完成作业的情况,而命令排队功能还可以使主机在设备对命令进行排队的时候,断开与硬盘间的连接以释放总线,一旦硬盘准备就绪,就重新连接到主机,尽可能以最快的速率传输数据,从而消除占用总线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讯协议的支持也相当重要,因为以前的PATA硬盘在传输数据时很容易造成中断,这会降低主控器的效率,所以NCQ规格中定义了中断聚集机制,相当于一次执行完毕数个命令之后,再对主控器回传执行完毕的信息,改善处理队列命令的效能。

  从最早的希捷7200.7系列硬盘开始,NCQ技术应用于桌面产品至今已超过半年,不过目前NCQ对个人桌面应用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某些情况下还会引起副作用。而且不同硬盘厂商的NCQ方案存在差异,带来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对NCQ我们要理智对待,硬盘支持固然多了一项可以提高性能的技术,但没有也不必在意。
 

上一篇:中国互联网十年生存报告
下一篇:用ASP过滤HTML代码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