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学洪,多媒体光盘,年鉴光盘,地方志光盘,志书光盘,光盘导航,志鉴光盘制作

数字化出版:网络版权是个致命的瓶颈

作者:江苏锐德 2012/3/7 22:32:28 人气:

  2010年6月29日,由北京大学国家数字版权研究基地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联合主办的“2010新文化·新媒体·新版权峰会”(简称“三新峰会”)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出版、传媒、文化、新媒体和投资领域等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期数字版权问题。一起写网(17xie.com)作为国家数字版权研究基地SCA协议的实践研究平台,承办此次峰会,中国图书商报为本次峰会的独家平面支持媒体。本次“三新峰会”专家学者发言聚焦在新版权和新产业链两个问题上,与会者认为,新版权可能是未来数字出版领域一个最令人头痛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全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新兴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不管如何国际资本市场却对数字出版概念热捧,专家认为传统出版转型要利用好这个时机。(本版为“三新峰会”发言精萃)

国家版权局正积极研究网络版权问题
■阎晓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

    应该说这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国家知识产权立法和实践时间非常短,不像西方国家有几百年历史。另一个原因是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原来的版权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又出现了新的版权问题,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版权问题又显得非常突出。
    在网络环境下,作者新增加了一项权利,就是网络信息传播权,即作者的作品如果在网络环境下传播,需要得到作者的许可,一般情况下要给作者支付报酬,当然作者也可以放弃这个权利。我们现在面临两难,一方面网络需要大量的作品,但是使用者也有很多问题。我们拿到这些作品不知道到哪里去取得授权,这个问题目前来看也是国际性的问题,并非中国独有。国家版权局目前正积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通过他们做一些能够代理版权和版权集约的事情。
    据我了解,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版权大概占到70%以上,在版权问题诉讼中,网络版权又要占到70%,这样法院压力很大。我们在今年的工作目标中,已经提出建立版权纠纷调解机构,我们需要代表权利人、代表使用者的机构,通过他们维护权利人利益或者维护使用者利益,矛盾出现以后我们可以通过便捷的方法来调解纠纷。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作品在网络环境下快速有序地传播和使用。

三网融合将对新版权起到推动作用
■杨伟光(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电视台原台长)

    去年4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动三网融合。同年11月11日温家宝总理又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出同样的目标,2010年1月1日,国务院推出三网融合具体方案,标志着中国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阶段。今年1月20日,国务院成立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 2月份国务院召开三网融合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经过3个月工作,形成试点方案。6月6日张德江副总理组织召开国家三网融合协调组会议,按照服从国家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尊重和谐规律三个原则确定试点方案。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要求6月18日提出试点城市名单。现在工信部和广电总局正在研究开会,我估计近期就可以提出试点城市。三网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必然的趋势,也是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参与世界竞争、抢占未来信息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三网融合对于我们国家新的文化、新的媒体、新的版权都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新媒体如IPTV、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以及信息输入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这些版权有些过去没有涉及,是新问题,通过研究新情况我们应该出台有关规章制度,保护我们作者的版权,以推动我们的创作繁荣。

媒介的改变将促使社会发生根本变革
■易中天(著名学者)

    我觉得媒介的改变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将引起的是社会的根本变革。
    第一是阅读的变化。阅读方式取决于书籍、报刊这些载体,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有了电子阅读,比方说手机阅读,还有电子书等终端器。竹简、木简时代阅读方式是什么,竹简得在地上铺开,毕恭毕敬跪在那里读。到了雕版印刷线装时代就可以躺着读,线装时代的好处是可以卷起来读。现在是手机拿着看,不一样。第一个变化是速度非常快,快速的结果是少了体验,和读传统书感觉不一样,我们读线装书的时候可以琢磨,快速的结果必然少了咀嚼和体验。就像我们现在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坐飞机,每个乘客都是特快专递的包裹,一点感觉没有。现在信息制造或者作品的写作非常之多,铅字印刷已经不多了。以前我最不敢去书城,进了书城以后我觉得自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只有把自己的书变成畅销书。
    第二个变化是出版的变化。进入电子时代,传统出版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外很多出版社已经在变了,已经没有库房,也不需要印刷厂,印刷厂搬到了书店,书店里边只放样书,你要买吗?书店马上机器一开给你印一本出来。纸质报纸、期刊还能不能存活也都成了问题。而且我觉得将来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是什么?就是畅销的更畅销、卖不动越来越卖不动。因为信息太多,犹如汪洋大海,只有浮出水面才能引人注意。
    另外纸质出版也可能两极分化,一部分精品化、典藏化。因为传统媒体比快捷绝对比不过互联网,互联网可以在第一时间把新发生的事情发出去,再快的报纸也做不到,报纸、刊物将来的生存之道,我认为是公信力和深度报道。互联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公信力不足,经常是不可靠的消息迅速传播。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建立媒体退出机制。据说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建立退出机制。出版社也要末位淘汰,很多出版社根本不能适应形势,也不能进入市场。
    第三是写作的变化。网络时代写作将要求我们作者越来越坚定不移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真正做到把读者当成上帝。作家和读者的关系历史上经历过很多变化:最早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是祖孙关系,作家们老在说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个庙。然后变成父子关系,作者又说,你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你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你们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我都不知道审美观还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然后一直发展到情人关系,看了标题就知道。而我主张未来时代写作,作家和读者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也可以是恋人关系。这个关系就是两情相悦,虽然我们把读者当成上帝,不等于作家要迎合读者、迁就读者。作为作家、学者表达理念、思想还得坚守,但是你得让人觉得可爱。既要让读者喜欢自己的作品,又要让自己的思想、观念得到有效的传播,所以两情相悦,但是必须一见钟情,第一时间抓住读者、打动读者。

产业链各自为政,数字出版模式无法形成
■方中华(方正集团高级副总裁)

    前一段很多人都说传统媒体末日已经到来,实际上一年下来,新媒体产业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尤其是传统出版向数字转型过程中没有找到很好的商业模式,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其中版权的问题可能是影响我们整个产业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还有别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整个产业链不会走向健康,或者说还需要漫长的摸索阶段。
    那么现在产业链有哪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各自为政。这个环节中有作者,有内容提供商,有IT技术提供商,还有基于电信或者移动的运营商,最后还有出版社。每一个环节都看到不可阻挡的未来,谁都想做老大,可是大家都不团结。没有可以提供操作的规范,于是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而且相互之间不信任,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畅通,导致商业模式无法形成。
    第二个是技术问题。由于没有可操作的规范,技术提供商提供的技术,有些是开放的、有些是保守和封闭式的。有人统计,目前在各个终端上的格式大概有几十种。如果数字出版物要去满足各种各样的终端的话,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问题全世界都没有解决。我们方正在这方面做出了探讨,新一代CEBX马上向全球发布,一个阅读器终端上只要装一个阅读器就可以看所有不同格式的电子书,这将是一场技术的革命。
    第三个问题是商业模式不清晰,大家都挣不到钱,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出版社。商业模式和收费模式中最重要的是电子读物定价,有的说只要1个月花3块钱随便看,更有人说互联网是免费时代,凭什么要收钱。所以出版社不积极可以理解。
    最后一个问题是版权的问题。版权是把双刃剑,好的方面大家很清楚。方正做DM数字版权保护已经很多年,但是很多读者不理解,认为下载要花一分钟的时间,感觉阅读过程不方便,加上中国人目前的免费意识比较强,愿意花钱读书、看报、看新闻的消费理念没有逐步形成,版权问题目前也是制约着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资本市场为何热捧数字出版概念?
■陈   杭(中银国际投行部执行总经理)

    中国纸质出版物这两年增长比较缓慢,大概是3%~7%的幅度,比GDP还要低。发行表面上升主要以图书定价为驱动,册数其实有轻微的下降。在传统纸质出版行业,“天花板”现象开始呈现。而电子书这两年增长速度要大大高于传统出版,其中经典案例就是以苹果公司以及亚马逊电子图书刊为特别代表,国内则以汉王为代表。
    产业链为什么各自为政?在这个链条上大概有这么几类公司,一类是内容提供商,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时代传媒、新华传媒、上海世纪出版、盛大文学等。盛大文学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商,它是新媒体公司,但也是以内容提供商这种方式进行运作;第二类是运营商,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第三类是技术提供商以及技术设备运营商,如方正集团、汉王科技、大唐科技等,他们主要提供一些设备,包括手持终端以及相应的技术。
    中国移动这几年加大对手机阅读的开拓力度,地方移动公司今年的重点主推业务就是手机阅读,在诸多城市排列首位。所以产业链当中中国移动这种公司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运营链条来看,汉王代表终端,中国移动代表渠道,他们目前在这个产业链中发挥着相对比较重要的作用。而内容提供商很分散,无论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也好还是别的集团公司,提供图书量毕竟有限,因此,某一家出版集团或者出版社成为数字出版龙头企业有天然的难度。而运营商以及设备提供商要完全进入这个产业也有难度。
    出版行业三大出版板块,专业出版的数字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他们会给律师、会计师、医生等提供很详细的人力资源数据以及实时的行业法规,而不是半年出版一本书。我现在做的一些专业出版社客户正准备上市,到处在收购数字出版公司;而我服务的教育出版领域,他们步伐没有那么大。因为在教育出版领域,中小学、大学教材课本刚性需求很大,因此在这个层级大量推进数字出版有难度。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每年都是政府埋单提供教材,很显然给他们提供一个阅读器不合适。大众出版数字化转型速度则属于中间地带。
    数字出版行业这两年发展速度比较快,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是国家政策鼓励;第二是数字版权保护趋势看好,2006年7月国务院颁布数字版权保护以及新的著作权开始实施,都给数字出版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第三是3G启动加快阅读习惯的改变;第四是电子书成本不断降低,技术不断创新,极大地改善和推动着行业的发展。所以我在做中国传统出版集团公司上市过程中,就极力建议他们做电子书拓展业务。
    未来这个行业趋势将如何发展?我认为数字出版平台化将在中短期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出版短期发展看终端,中期看平台,长期看内容。可以判断的是,三五年内终端和平台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什么公司会成为平台呢?在传统出版行业中,作者、印刷、发行、批发、零售和读者都围绕出版社转,而现在和未来可能要围绕着数字发行网络平台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可能是这样的发行平台,苹果或者亚马逊网站也应该是,汉王也是。现在这些网络平台和各方面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未来趋势应该是那些有规模用户、可以在线沟通、有执照的网络发行平台,会取代现在的出版社,成为在数字出版中最牛的运行者。影响成为网络发行平台的不确定因素有如下几个:第一是发行牌照发给谁;第二是版权力度够不够大;第三是内容整合能力强不强?有没有产业联盟?这个联盟互相之间是各自为政还是各自合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汉王以外有没有可能出现第四个大的公司,要拭目以待。
    资本市场到底和数字化出版有什么关系?目前资本市场对数字出版反映热烈。第一个案例是苹果公司,从2005年到昨天,纳斯达克指数基本上没有大涨,而苹果公司股价涨500%。十几年前仅仅是微软1/32市值,现在涨了32倍,而微软下降50%。第二个案例是亚马逊,亚马逊的业绩比苹果稍微逊一点。第三个是汉王,从2010年开始,汉王上市不到一年,汉王股价涨了60%。资本市场这么热捧数字出版是有其道理的。亚马逊这几年收购了四个公司,大部分没有披露以什么方式收购,但是我猜应该是股权加现金模式。这个逻辑很简单:他收购一家公司股指100亿美元,如果他股价到200万美金,只要花50万股就够了。如果资本市场认可他比较高的股价,他就可以廉价的代价换他想要的资源,这个就是资本市场。亚马逊股价高,亚马逊可利用空间就大。汉王也如此,原来只计划融资2.9亿元,实际融到10.7亿元,承销商以前预期汉王的股价为20元左右,而定价的时候就调高了发行价,并且不断调高,所以汉王也是利用资本市场对于他的热捧而调高发行价,多募8个亿。第四个案例是时代出版,公告2010年3月20日,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在其资料里边第二行数字出版项目筹资1.47亿,这也是利用资本市场的结果。
    刘   伟(北京大学副校长):各种移动与网络新技术不仅在重新构建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对文化领域、经济领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新文化时代,版权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版权是始终贯穿于文化产业核心的,几乎所有关于文化产业的争论都是围绕版权展开的。而在数字化时代版权保护变得愈发困难,让版权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和利用,并将其转化为价值,这是每一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龚文东(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技术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非常迅速的时代,我们大家共同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能够坐下来协商、讨论共同的一致性。这也是当下司法制度中,社会各界在法律解决机制下,共同谋求的一个和解机制。在版权领域之内,也叫和解机制以及非诉讼解决办法。这些年其实不止是版权领域的诉讼爆发式增长,其他领域的诉讼也是爆发式增长。
    张   平(北京大学国家数字版权研究基地主任):新版权需要我们有新的思维,我们可以缓和一下,把原来一味强化版权保护以及捍卫版权这样的思维,转换成疏通各种渠道,让大家共赢这样一种角度。这样,版权人既能体现其价值,传播者也能得到市场利益,广大网民和消费者最终受益于文化传播的作品,这样的环境是我们所期待的。
    彭   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办公室主任):我们基地依托于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园,2007年由国家版权局正式授牌。3年来积聚和发展了一批企业成果展示平台、情报信息平台、创意平台、行业服务平台。我们致力于服务版权相关行业,如我们成立的中关村版权联盟,编撰的中国版权年鉴,以及进行知识版权准则的研究,并积聚了一批优秀的版权企业。
    徐志勇(一起写网总裁):跟传统出版商合作共建各个内容频道的新型数字出版模式,我有三句话要说,第一,衷心的感谢合作伙伴对我们一起写的信任,把数字化转型这么重要的事情选择跟我们一起写网同行。第二,一起写网尽其所能开发出好用、易用、受用户欢迎的数字出版平台,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足够优质的舞台,不辜负合作伙伴们对我们的期望。第三,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模式,所以发展过程中希望获得各方大力支持,无论是资源,还是智慧,或是长期的关注和宣传,我们都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图书商报:岛石)

上一篇:中国出版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出版
下一篇:男士风衣搭配的韵味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